轆轤灣是中清河畔的一個小村莊,那些年灣里人窮,但每年初冬時節(jié)請人唱大戲卻是很闊綽的。誰家逢生子添孫、為老人賀壽,必請戲班子唱大戲。
臨冬時節(jié),天一擦黑,鑼鼓咚咚響,傳遍了十里八村。戲班子搭臺子,忙壞了劇團里老伙計們也樂壞了村里的娃娃。
說起搭戲臺,轆轤灣村的老宅葦溝里有一片老樹林,依大樹搭建,村里家家戶戶拆門板,抬板凳,村里人忙著幫戲班子用樹干和木板搭戲臺子,老帆布的頂棚。原來是四爺爺喜添孫子,逢大喜便從外地請來戲班子。
草臺班子一搭好,便接連唱幾天大戲。唱腔從葦溝里的蘆葦蕩傳來;演員們吹拉彈奏、坐打念唱,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,而且唱得字正腔圓,不用揚聲器聲音也能傳個二、三里地。
那時候,村里也沒幾戶人家用上電,四爺爺讓小叔拉線扯電,電燈一亮,幾里地外敞亮亮的,接三四里地外都能看到。
初冬的晚風直往衣袖里鉆,四里八村的鄉(xiāng)親,循著燈光、聽著唱腔向蘆葦溝趕來。
晚上,戲還未正式開演,早來的孩子們端來小板凳放在舞臺跟前。他們相約爬上舞臺,手拿棍棒舞動模仿,引來臺下陣陣友好地笑罵聲。有的孩子跑到后臺看演員們上妝,偷偷抹點油彩抹在臉上,很美似的在人群里蹦來竄去。
一陣緊鑼密鼓,大幕徐徐拉開,演員們終于出場了。扮演穆桂英的演員背對觀眾、碎步后退,然后忽地轉身亮相,臺下齊聲叫好。
灣里人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,便把看大戲當作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兒,不分老幼都來看大戲,看著戲村里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。白天見面打招呼,傳達晚上上演的曲目,茶余飯后說的是戲里誰扮演什么角。連來孩子們也拿著木棍有板有眼地模仿,咿咿呀呀地學唱腔。
晚上的大戲,往往要唱到深夜,散場后,村里的大人抱著熟睡的孩子回家,路上人們議論著誰唱的好,誰扮演的像。戲班子十多人,接連唱十多天大戲,村里的大娘小媳婦們熱心腸,主動找到四爺家?guī)兔,或是送糧送菜,或是幫忙做飯,一臺家鄉(xiāng)戲把村里人團結在一起,那時雖沒有“追星族”,但戲迷們的熱情也是蠻高的。
灣里無論是大戶人家做大生意的人家,還是走南闖北做小營生的,到了臨冬開大戲的日子,家家戶戶都往家里趕,堪比過年。
聊家鄉(xiāng)戲,無論人在生意場,還是走親訪友,談到家鄉(xiāng)戲文,便拉近了親情,融洽了氣氛。
又是一年臨冬,因村里人都遠在各地打工,這幾年唱大戲的氛圍淡了。但敘談起家鄉(xiāng)戲,依然濃情、暖心。如一曲村野的交響樂,永遠飄蕩在純樸的灣里人的心頭。
發(fā)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