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風景秀麗,以漓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,有山青、水秀、洞奇、石美“四絕”之譽,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(jīng)典品牌!扒Х瀛h(huán) 野立,一水抱城流”,景在城中,城在景中,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。
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東北部,“湘西走廊”南端。行政區(qū)域總面積 27809平方公里。轄5城區(qū)和12個縣,總?cè)丝?95.11萬。境內(nèi)地形復雜,地貌多樣,四周山地環(huán)繞,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,漓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(jīng) 轄區(qū)。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、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,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,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,有壯、瑤、苗、侗等十多個少數(shù)民族。
桂林歷史
桂林歷史悠久。根據(jù)市區(qū)寶積巖和甑皮巖洞穴發(fā)現(xiàn)的遺物,經(jīng)考證,甑皮巖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,距今約一萬年。夏商周時期,這里是“百越”人的居住地。秦始皇置桂林,象,南海三郡,這是“桂林”名稱的最早起源,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。漢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在這里設始安縣,隸屬荊州零陵郡。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。三國時先屬蜀,后歸吳。甘露元年(265年),置始安郡始安縣,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。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李靖修城于獨秀峰南。貞觀八年(634年)改名臨桂縣,屬桂州始安郡。光化三年(900年)始,屬靜江節(jié)度。五代十國時先后屬楚和南漢的桂州。宋時,前屬廣南西路桂州,后屬靜江府。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。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。
民國時屬廣西省。1914年改名桂林縣,1940年始設桂林市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,為日寇占領(lǐng)。光復后仍為廣西省轄市。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。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,為廣西省轄市,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桂林市。
桂林節(jié)慶
侗族花炮節(jié)
時間:花炮節(jié)的日期在各個地方都不一樣,從正月到十月都有,三江侗族自治縣是農(nóng)歷正月初三,梅林是二月初二,富祿是三月初三,林溪是十月二十六。
地點:桂林市侗族居住地介紹:放花炮,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,第二炮是恭喜發(fā)財,第三炮是五谷豐登;ㄅ诨顒咏Y(jié)束后,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蘆笙、跳舞。
禁風節(jié)時間:農(nóng)歷正月二十日地點:桂林市臨桂縣廟坪圩介紹:傳說遠古時,風神發(fā)怒,村寨受災。有神仙指點眾人,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,祭祀風神,果然靈驗,這一天便成了禁風節(jié)。節(jié)前,人們用稻草扎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,或掛上屋檐。節(jié)日期間禁止一切聲音,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,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(jié)。敲鑼打鼓,舞獅唱戲,夜幕降臨還有對唱山歌。
發(fā)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