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酒典》中提到,在人類還未釀酒之前,漓江兩岸的猿猴便采摘花果釀出了“猿酒”?磥恚旖闶蔷频陌l(fā)源地之一了。據桂林市志記載,桂林古代就有瑞露、桂花酒等名酒。其中瑞露還是宋代皇上喝的貢酒。唐代詩人宋之問在《桂州三月三日》詩中這樣寫到:“始安繁華舊習俗,帳飲傾城沸江曲!惫鹆衷跐h代也稱始安郡,詩中說的是三月三日人們踏青春游時,“帳飲傾城”的場面和習俗。宋代詩人呂源有詩句:“倚江景物似錢塘,況有萬物新醅香”,描述了漓江兩岸千家萬戶釀酒喝的盛況。宋代周去非在《嶺外代答》書中記載:“廣右無酒禁,諸處道旁率沽白酒,在靜江尤盛……行人以十四錢買一大白”?梢娝未拙圃诠鹆质⑿。
桂林三花酒是經過三次蒸餾而成的白酒,民間叫三熬酒。這種酒在宋代很盛行。在歷代中原統治者的心目中,桂林屬于蠻荒之地,一些失寵或者獲罪的官員和文人被流放或貶謫到這里,這些人把中原文化帶到了桂林。無論是貶謫的官員還是文人,他們都離不開酒,借酒澆愁也好,把酒臨風也好,酒助靈感也好,都需要酒來相助,于是酒文化也就得以發(fā)揚。如宋代范成大曾在桂林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靜江知府,寫下了珍貴文獻《桂海虞衡志》一書,其中就有專門的“志酒”篇章。范成大在桂林與酒結緣,寫下贊美桂林美酒的詩句:“把酒臨風瑞露傾,瓊漿何須謁云英!
那時,桂林釀酒的作坊就在漓江邊的象鼻山腳下。象鼻山的山洞就是天然酒窖,F在,這個山洞依然是山花酒的酒窖,走到洞邊,你就能聞到酒香。
發(fā)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