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/徽州區(qū)旅游景點:呈坎.(門票107:)古名“龍溪”,始建于唐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位于徽州區(qū)府所在地巖寺鎮(zhèn)西北10公里處。四周青山環(huán)繞,川河橫貫村落,山明水秀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。
呈坎村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,已有1700多年歷史。早在宋代被理學家朱熹譽為“呈坎雙賢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整個村落按<<易經(jīng)>>“陰(坎)呈(陽)二氣統(tǒng)一,天人合一”的八卦理論選址布局。后人至今仍不解其中奧秘,村中僅明代建筑就有28處,有的房子樓高三層,門樓氣派,顯示戶主當年的身份顯赫,而那些精致的徽州三雕、鋪了地磚的二樓,更讓游人流連忘返。
一進入呈坎村,便可以看到氣勢恢宏的寶綸閣,寶綸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原名“貞靜羅東舒先生祠”,始建于明嘉靖間(約1542年),后殿幾層,因遇事中輟,七十年后重新擴建。
古祠占地五畝余,分前、中、后三進,五層山墻,層層升高,顯得氣勢宏偉威武。第一進為儀門,儀門內是八丈見方的天井,天井兩旁為廊廡,第二進為大廳,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聳立,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圓木大柱,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難以合抱。上面檁梁重疊,橫直交錯,正中的冬瓜梁粗大莊重,現(xiàn)堂上還掛著一塊匾額,上書“彝倫攸敘”四字,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所書。大廳高大的板門照壁后又是一個天井,其后第三間才是寶綸閣。寶綸閣是整個祠堂的精華部分,相傳主持續(xù)建此祠的羅應鶴,明萬歷間曾任監(jiān)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職,深得明神宗龐信。羅“蓋之以閣用藏歷代恩綸”,故名“寶綸閣”,后來約定俗成地稱整座祠堂為“寶綸閣”。寶綸閣由三個三開間構成,加上兩頭的樓梯間,共十一開間,吳士鴻手書的“寶綸閣”匾額高掛樓檐。天井與樓宇間由黟縣青石板欄桿相隔,石欄板上飾有花草、幾何圖案浮雕。三道臺階扶欄的望柱頭上均飾以浮雕石獅。臺階上十根面向內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,幾十根圓柱拱立其后,架起縱橫交錯的月梁。圓穹形的屋面和飛揚的檐角,梁柱之間的盤斗云朵雕、鏤空的梁頭替木和童柱、荷花托木雕,令人眼花繚亂,而又美不勝收。橫梁上彩繪圖案優(yōu)美、色彩絢麗,雖歷四百余年,至今仍鮮艷奪目歷久不凋。寶綸閣左右兩邊為登樓的樓梯,登上三十級木臺階,只見樓上排列整齊的圓木柱,屋頂閣柵外露,飾以水磨青磚。此外為呈坎村的最高點,可遠眺黃山天都、蓮花兩峰煙云。寶綸閣以巧妙的結構,精致的雕刻,絢麗的彩繪,集古、雅、偉、美為一體,堪稱明代古建筑一絕。
呈坎村里,有3街99巷300多幢民居和10余處明清遺址,其中明代建筑35處,清代建筑122處,祠堂、社屋、民居、橋、亭、更樓、過街樓遍布全村。小巷全用石板鋪路,縱橫交錯,馬頭墻高低錯落。長春社、挹秀橋、羅潤坤宅、寶綸閣為村中風格迥異的古建珍品。汪閨秀家明代民居內的陶器水枧和羅會炳家的獨木旋樓梯,更是別具一格。呈坎鐘靈毓秀,英才輩出。三國時吳國孫權的大將呂蒙,老家就在呈坎,相傳呂蒙死后,其同宗曾塑一金頭,厚葬在村后的高山上,以呂姓命名為"呂金山",因呂蒙常在山頭顯靈,故又名"靈金山"。宋代這里出了龍圖閣學士、吏部尚書羅汝楫與其子史志學家羅愿,被朱熹稱為"雙賢",曾有"呈坎雙賢里,江南第一村"的贊聯(lián)。清代書畫家、"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,故里也在此地。
最佳拍攝位置:一步一景,步移景異。
最佳拍攝季節(jié)、時間:四季皆宜。晴天選擇早晚。
黃山地質公園迎來4年一次的“大考”(2016-08-11)
自駕免費游新安山水畫廊(2016-04-12)
游徽州潛口民宅賞靈山梯田油菜花 (2016-04-01)
黃山百佳攝影點之萬安古鎮(zhèn)之萬安老街(2015-09-30)
黃山為長三角自駕游發(fā)展指數(shù)第一梯隊目的地(2015-09-30)
黃山探索古民居產權流轉 守住徽派建筑“筋骨肉”(2015-09-30)
黃山市七景區(qū)爭創(chuàng)“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”(2015-09-16)
發(fā)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