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古樓位于南街正中,始建于明朝,清朝順治、乾隆年間均有重修。鼓樓高三層,為十字歇山頂建筑,面闊和進深均為三間。樓閣四面設(shè)門,四周有回廊欄桿,底層有木制樓梯。明清時期,鼓樓是全城報時報警之地,備有測定時間的“銅漏壺”和“
大同思想意取《易經(jīng)》,是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適應(yīng),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是世界大同。這個大同世界不是純理念化的,而是具體化了的,儒家的重要經(jīng)典《禮記》中的《禮運》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會景象說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選賢與能,講
大同城素有“鳳凰城”的美稱。整個大同城池的布局酷似一只單展翅的鳳凰,有東關(guān)、南關(guān)、北關(guān),唯獨沒有西關(guān)。東西短,南北長。人們說南關(guān)長約一里有余象征鳳凰頭,大同城為鳳身,東關(guān)為一展翅,西關(guān)為一合翅,北關(guān)最長,象征鳳凰的尾部。
大同市境內(nèi)現(xiàn)存古建筑、古墓葬、古遺址2萬余處,其中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0余處。馳名中外的主要有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開鑿的云岡石窟;現(xiàn)存的惟一的遼代木構(gòu)建筑上、下華嚴(yán)寺;九龍壁;陽高"許家窯人"遺址;北岳恒山;懸空寺;
大同市屬大陸性季風(fēng)氣候,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,夏季短暫且溫?zé)岫嘤,春秋涼爽,溫差較大。年均氣溫5.5℃,極端最高氣溫37.7℃,極端最低氣溫-29.1℃;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;無霜期100~156天。
大同市土地廣
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,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。地理坐標(biāo)為東經(jīng)11234′──11433′,北緯3903′──4044′之間。北以外長城為界,與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豐鎮(zhèn)、涼城縣毗鄰,西、南與本省朔州市、忻州地區(qū)相連,東與河北省陽原
大同市是國家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。大同戰(zhàn)國屬趙,漢置平城縣,北魏建都,唐開元十八年(公元730年)置云中郡和云洲。遼重熙十三年(公元1044年)于今大同城建西京,十七年(公元1048年)置大同縣附郭。自此,大
道教
東漢時期,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,少數(shù)地方修建了道教廟觀!肚鍥錾街尽酚涊d:東漢永平年間五臺山境即有道士,道教稱五臺山為紫府山,曾建有紫府廟。南北朝是山西道教發(fā)展的重要歷史時期。北魏王朝統(tǒng)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師道的策源地
佛教
東漢時期,佛教傳入山西境內(nèi)。南北朝時期山西佛教盛行,據(jù)《魏書·釋老志》記載,北魏太武帝討滅北涼后,將信奉佛教的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3萬戶遷徙到平城(今大同),由于鮮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后亟需安撫漢人,所以具有麻痹作用
面塑
山西民間面塑主要是對天、地、神的祭祀和祈禱,是生活理想的體現(xiàn)。面塑在造型意識上,大多是抽象性的、信仰性的、理想性的。供奉天地的叫棗山,祭供灶神的叫飯山、花糕,形制都較大,謂之米面成山。
旺火
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區(qū)的